死结_3000字

  我知道,我们都知道,中国教育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初心都是好的,势头也是好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多高深的知识,而是让学生明白读书的乐趣,能够自己学习,并把只是利用到生活中。最后目的还是为社会服务,为生活服务。但发展到后来,教育变得畸形了,不可扭转,不可治愈地畸形,变成可能花个几百年都打不开的死结。

  第一个死结就是本质上的——人心上的死结。

  精神层面太慢了,那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教育立刻见效呢?咱们中国人很聪明,立刻想出了一个法子。把一件事格式化,物质化就是个非常好的方法,建立实际的东西速度是很快的。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所谓实际却没有多大意义的教育环节,咱们学生都知道的——考试。

  我也不知道考试有多少真正用处,在我看来它只不过证明了这些题目你会做或者不会,要说实际意义,你将来能用到的可能性真的不大。没人会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猜测别人的中心思想和用词原因,也没人会在买菜的时候用方程算自己花了多少钱,更没有人会在听新闻联播的时候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再翻译成中文。如果有,要么职业病,要么被教育彻底毒害。

  而且考试不能真正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不说学生有各种不同的能力,家长的心理问题这些老套的内容。考试本身就有问题,它就没公平过!我没经历过高考,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高考分数线都是扯淡,每个地方考进清华北大的分数线都不同,一个北京人和一个浙江人能考进同一所学校的分数居然能差这么多,从教育局那里就开始有偏袒问题出现了说什么老师和家长啊!所以我们根本没什么必要膜拜学霸,每个地方的学霸标准都不一样。

  回归到正题。我们读书真的已经变态成为考试做服务了。有些知识考试是不考的,师生就不会去理会,有些考试作要求的,再怎么没用都要完全学会。所以我想说,考试没多大实用性,那些考得不一定有用,但那些有用的如果用来考试,知道正确价值观的人都会做,但不一定实践的。

  孔子那个时代,战火纷飞。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人有很多,但偏偏百家争鸣在那个时候崛起(我是真的忘了原因是什么,可见教育一味传授知识真没什么用处,有时候还是靠自己有兴趣主动查阅体会才记得更牢)。那个时候,我们不教奥数,不教阅读理解,教这些没意思。

  我们都知道好人应该怎么做,但我们却不会变成这种人,因为我们知道正确的三观应是如何,像什么不能随地乱吐痰,不能抄作业,不能欺负同学,真正做到的有几个?我们不曾真正地学过,从小没有在父母的教育中好好领会过这些东西,这些观念没有像知识一样深深扎根在脑子中,这种精神明明是真正可贵的东西,是值得拥有的财富。

  语文真的有很多值得批斗的地方啊。

  我觉得语文有几个地方应该作为知识传授,一个是认字,文字是中华名族的瑰宝不能丢,必须学。

  再者是古文,看古文很累,但是好歹古文还能拯救一下咱们缺失的三观。

  从字面上看这个词,就是给你一篇文章,读完它,理解它。是的,我只要理解它,知道它在写什么就足够了。人是一种思想很复杂的东西,尤其是大人,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写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就连作者他自己都不一定知道我怎么知道啊。

  因为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因为他说学医救不了中国,加上他美名远扬,于是老师告诉我们:鲁迅就是民族魂,他意识到了中国那时的危险。

  所以,鲁迅可能的确意识到了,但他不会说,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一个权威说一加一等于三,没人会说等于二的地方,那些等于二的支持者都被解决了。

  我不喜欢也不讨厌鲁迅,只是觉得他很悲催——写什么都要带上自己讨厌的东西还不能直接骂,要隐晦地骂,多悲催。写来写去都是批判就不能写点歌颂的阳光积极的,写文章就为寻找自己的阴暗面,多悲催。

  阅读理解都是有格式的,比如环境描写表达了什么,动作描写又体现了什么,如果你让一篇学生写的文章做阅读理解,并让她自己回答这些题目,那她很可能会说:“这显得我的文章很高大上,老师很喜欢,读者很喜欢,没有什么深层含义了。”

  所以阅读理解根本不是去理解,不用理解的,全都是套路。

  第二个我要说的就是作文——这东西真不是能用分数衡量的。

  就冲着最后一个特点,放到现在那是人人称好,说你语文功底好,读书读得多,其实不然,只能证明你生对了时间。你要是把这文章放到古时欧阳修当考官那年代,这种作文被打负分都是不够的。欧阳修痛恨辞藻靡丽的文章,却爱朴素的文笔,而我们现在的批卷老师和欧阳修的写作观念相反,所以我们认为一篇好文章必须通篇好词好句。

  我想说,作文,真的也只是你跟我想法不一样的事。每个人的审美都是不同的,有的是华丽派,有的是极简主义,都有各自不同的喜好,你不能因为你不喜欢某个人的写作方法就否定掉他的写作能力,还硬要他改成自己喜欢的。在你手里只有十多分的文章到某个文学专家手里或许就变成了满分,到那时,你也就把分数改了。

  我的考试作文分数马马虎虎,满分四十,我得三十一二分,二十七八分。我真的很不爽我拿真情实意写的也就这么点分数,那帮找范文抄好像很正面的心灵鸡汤就能拿高分。

  初三的时候我的作文分数直线下降,我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烦恼,至少那时候我写的每一篇都是用心在写,在揭露现实,可我写了这么多老师就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很委屈,不就是不阳光不积极,没有好词好句显得文章很冰冷吗,凭什么否认我啊。

  对,还不是名人写的。

  写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真的很幸福。就像倾诉一样,它把我们憋在内心的想法都表达出来了,像个心理辅导师,但有很多时候,写作对学生来说却成了煎熬,麻烦各位老师放松一点,写作要求降低一点行不行。看到现在的学生只会背地里写小说,却不会正面地写作文。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对此我真的很心痛。

  其实在中国教育方面,这些死结并不是一个一个出现的,它们都环环相扣,因为这个缺点,导致后面这个坏现象,又因为坏的现象,衍生出一大堆坏影响,造成了一个死循环,一时半会是解不开的,只有从最开始的那个死结下手,从本质下手,才能慢慢解开这个该死的循环。

  也就是说,想从本质上改变中国教育,就像一切重新开始,中国的教育会衰落,但中国不能松懈,其他国家都盯着我们,所以这些是很棘手的,但我们得认,自己以前犯下的错,跪着也要把它纠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育是条绳子,一条人为系满死结的绳子。

  教育是人们精神层面上的思想洗礼,它是不同于金钱这种物质上的财富。想要正确将它传授给后代真的难,因为教育需要长时间的灌输知识,在人的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继承。所以它是需要很久才能完成的一项大工程,它在进行的初期阶段很脆弱,很难看到成效,但如果成功了,最后必是十分坚固和理想化的。但中国人有个几千年都改不掉的老毛病——心忒急,特别急于求成,万事做得越快越好,不择手段也不失为良策。中国人心急这一特点在教育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第二个死结。

  所以中国教育常常和另一个词联系在一起——应试。很多老师在课间强调的不是解这道题的目的,而是考试遇到这道题怎么处理,然后说一句:“没办法,为了应试。”导致学生最后学习是为了什么,放远了讲,那是为了赚钱(然而教育和赚钱没多大联系),靠近了讲,什么渴望知识,体会生活都是客套话,那就是为了考试。

  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生在不同区域都是错。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真正决定考哪所大学的,不是知识,而是户籍。

  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就是第三个死结。

  我们教做人。教百善孝为先,教匹夫不可夺志,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教那些知识,人都不会做,学什么高科技。现在政府很乱,政府都是有高学历的人,却贪污腐败,因为他们学了知识,有了当官的能力,手段,却没有学过思想,不知道一个官员应有的思想。

  中国教育还有很多死结,后面的死结大都是有关学科内容的,因为读过韩寒的《通稿二零零三》觉得语文方面有些说得很有道理,所以这里举语文的例子,发表我自己的观点(大部分都和他重复了,但的确是自己想的,写出来很痛快)。

  不是我不喜欢语文,恰恰是因为我太喜欢语文了,希望语文变得更好,才更容易发现她的缺点和不足。

  还有中外名着,读书时每个人都要学会的,尤其是经典,十八九世纪的作者很勇敢,敢骂社会的阴暗,虽然有的背着资本主义的外壳,但写出来的东西比现代某些作者有良知多了。

  语文哪里不好——阅读理解,我想骂这种题目很久了。

  有时候我们说理解,不过是结合了那个人的生平和环境才得出的结论,它很可能是错的。鲁迅就是这么可怜的人,说真的,他被教育工作者坑得最惨。

  我觉得这句话很可笑,我们是那个时代的见证人,那个时代是历史(再说了课本上的历史真假还有待考证),事情早就发生了,我们看到了结果,所以我们敢肯定的说,那个时代是黑暗的。但如果我们不是旁观者,我们生在那个年代的话,我们不会这么肯定,就像现在一样。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我们不敢说现在采取的策略是不是对的,因为结果还没有出现,我们没去过未来,我们现在可能也很黑暗,但我们不能下结论,结论,是让后人下的。

  鲁迅不说话,他写文章,写各种各样的文章,写人,写物,写事,每一篇文章都有批判社会的影子。这是老师说的。在教育者眼里,鲁迅是民族魂,他每天痛批社会。

  其实我想说明的很简单,有些文章不能用来阅读理解,尤其是已逝作者的文章。但人们就喜欢那他们说事,因为他们都死了,那他们的文章想表达什么(可能什么都不想表达)就没人知道了,自己的答案就是正确的了。

  所以,阅读理解根本不是阅读理解,是阅读猜答案,你的答案要是和老师想的一样,那就是对的,答案让你猜对了。你要是和老师想的不一样,那就是错的。跟作者没多大关系的,不过是老师为了让自己的答案更加成立才加了“表达了作者”这几个字。

  天,生错地方就算了,思想多样化都应该被扼杀。

  一篇高分考场作文所具备的特点是什么?语句流畅,中心突出,真情实意(这真的扯淡),如果是材料作文还紧扣主题(这点最扯淡,跟阅读理解一个道理),语句优美华丽。

  我的初中数学老师对语文也很有自己的见地,有一次期中考,他说某篇文章一般般,应该不会拿高分,结果分数下来时立刻打脸。而那篇文章在我看来,的确一般般。

  在我眼中的好文章,最起码语句流畅,思想要对,要含蓄地表达出思想,那才有阅读价值,“妈,你瘦了”和“妈,我爱你”前者是衣冠整齐的绅士,后者是光着膀子的老汉,总是前者讨喜。再说语句,不用到处渲染辞藻,炫耀老子文笔特别好,老子读书读得多,老子到处借古文,有这么一两句话比较煽情,比较漂亮就够了,再有这么几句话比较有哲理,却不矫情就够了。

  我的日记分数向来很高,因为是日记,我就什么都写,因为没有分数要求,老师也愿意慢慢读,她从不否认我们日记中的任何一种想法,还替我们排忧解难,适当的调侃,但到了考场上,就被套路了。

  一篇所谓的差文,不过是老师不能一眼看出中心思想,语句又不优美华丽,内容太多看着累或内容太少觉得太省略,还不是名人写的。

  说白了老师真没好好读过我们的文章,要是朱自清的文章,不管内容如何,印象分就打好了,朱自清的,有名的散文大师嘛,满分一百,最起码八十五。要是划掉这些标签,其实他和我们没有多大区别的。

  语文这个死结真是够大的,讲了这么多才叙述完毕。

  但开始的死结很脆弱,在解开它的时候,我们要仔细,专注地解,然后我们就忘了其他环节。

初二:虞舒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