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刹那觉得,就这样停留下来吧。在这如同流沙幻影的世界上,夜深如海时,为了那些悲欢翻卷的心,让我来守着这一点点恒定不变的东西吧。——柴静
在尘世的万千浮华中,有一个人,保持着野菊般的恬静;在荏苒的时光里,有一个人,处事成熟而心灵不老;在社会乃至世界的黑暗中,有一个人,独自屹立,发出纯净的光亮。她是我心底志向之所在——我的偶像柴静。
青年时代的她,在长沙读大学时,给当时的着名主持人尚能写信道:“尚能也曾有梦,可否帮我成就梦想?”就这样,对青春梦想怀着一份热忱的她,得到认可,录制了她的第一个节目——《夜色温柔》。从此,这个带着独特温柔嗓音的女孩儿便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如春雨般的印象。
柴静像一棵生命力极顽强的绿竹,抖擞着盛盈露珠的青叶,向阳,生长,生长;她“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她有着一份岁月沉淀下来的优雅,以及沉静坦然的姿态。
后来的她,身为一名央视记者,更是在中国非典流行之际坚持留在第一线。非典是一种可跨越种系屏障传染给人类,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病毒。全球首发病例于2002年11月出现在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态势。在2002年11月到2003年8月5日期间,有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而报告病例的平均死亡率为9.3%。在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柴静深入第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
柴静说过:一个记者首先不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人,只有你的内心先对别人袒露,才会得到别人的心灵,我希望自己永远都可以这样。
“06年,我去唐山采访抗震30年,一个受访者跟我说:“记者们都是用人脸朝前不用人脸朝后的人,求采访时,一口一个大妈,一口一个阿姨,只要采访完,顿时神情就不一样了;再不联系,想看看采访的稿子打电话都没有人搭理了;甚至有记者拿了我们家的照片说扫描一下,然后就再要不回来了——只有一个人不一样,那就是央视的柴静记者。她几年前采访过,以后每到唐山就会给我发个短信息或者打个电话,特别感动。””这是一个网友在《知乎》这个网站上对柴静的评价中写到的。
柴静做了这么多年的新闻,靠什么屹立不倒?——真诚。在采访的过程中,她理性与感性兼备,用她的睿智剖析一切问题,用她的怜悯关爱每一个渴望温暖的人。在一次采访某地多个少年接连服毒的事件中,一个少年的母亲躲进里屋偷偷哭泣,柴静并没有像其他记者那样为得到更多的第一手资料而跟上去采访,而是示意摄像师停留在原地,她自己进去轻声安慰那位母亲;最后镜头停留在帘幕上边,隐约可以看见两道瘦弱黑影。
……
柴静身上所有的清新淡雅,真和随遇而安的,也是我一直追求的;当我被什么扰了心神而不知所措时,我常常能够想起柴静,想起她的沉静和处事的优雅、不慌不忙——我恍然大悟,我应该像柴静一般,努力让自己活得不那么狼狈。
虽然柴静还有许许多多我所没写到的或不知道的品质,但写到这儿,也暂时收笔了吧!
这便是我心中偶像——柴静。
六年级:李心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