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上双眼,你是否看见脑海中一丝微亮的光?哦,不,那不是江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渔火,而是永远在你前方的渴望,而且你并没有不追它的道理、
何为渴望?理想不是物理题中永远忽略不计的空气阻力,也不是化学题中各种不反映的杂质,更不是数学回归方程中的期望值。它是我们心中一个目标,使我们人生道路上的路灯,即使不明亮却也能照亮道路;是我们人生海上的等他,即使风吹雨打却也能指引方向,是我们人生途上的坐骑,即使并不快却也能载着我们行万里路。
然而渴望的重要性,远远不止这些。
当初是谁顶着家庭的压力,扔掉手里的笔毅然跑到西域待了三十一年,又是谁忍受极刑之苦,愤然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又是谁双腿已废,却为了“以战止战”而写下了《孙膑兵法》…
他们的事迹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多少人只是盲目地崇拜他们的功绩,却不好奇他们成功的动力?他们的动力是什么?是渴望!是脑海中永不磨灭的那丝微亮的光!
我们也是一样,倘若我们没有渴望,那我们只是一具具不会腐烂的尸体,一个个只会执行程序的机器。然而我们的社会会怎样?假如当初没有英国新贵族对新制度的渴望,那就不会有一系列的资产阶级革命,更不会有延续到21世纪的君主立宪制,假如当初没有东欧君主们对东亚的渴望,就不会有麦哲伦等人的地理大发现,假如当初没有马克思列宁等人对共产主义的渴望,就不会有如今如此强大的中国、俄罗斯等社会主义国家。
渴望固然是美好的,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渴望并不是用来想的,而是用来去追求,是证明自我价值的,然而怎样追求,自古以来便是中外的文人雅士所思考的,我也曾苦苦思索过,在我看来只有一条路——努力。毕竟班超能出使西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哥哥是班固,司马迁写出《史记》靠得也是从少年就开始博览群书,而孙膑靠的也不仅仅是先天的智慧才大败庞涓。
然而,对于渴望的追求也要走正确的道路,就像当初的希特勒,为了保杀父之仇的“渴望”,竟大肆屠杀犹太人,为了发展自己的日耳曼民族,不惜用鲜血粉刷地球,有理想固然好,但万不可打着追求渴望的旗号,走着“自己”的道路。
虽渴望路漫漫,但可望也可及,且庸人尙往之,况于好青年乎?渴望在前方,岂有不追之理?
高一:肖兰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评: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结合历史论述,,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美中不足的是:作者似乎面面俱到,但不深入探讨。也未明确自己渴望为何。
拣自己最为熟悉的谈论并且发表意见,使文章更具说服性。作者眼界开阔,运用自如,实在难得。
点评老师:苏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