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题记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听之下,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滑稽可笑,可是再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道理。一个思想深邃的人,一个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一个出口成章、妙笔生花的人,必定是一个爱读书且会读书的人。俯瞰历史长河,从我国古代着名大思想家孔子、文学家欧阳修,再到现代的着名作家冰心、莫言和外国作家屠格列夫等人中,古今中外,哪一个有所成就的人不是得益于阅读呢?就拿我最喜欢的莫言作家来说吧,童年时期的莫言,大概说不上聪慧过人,但他确实的的确确迷恋读书的,他的父母觉得他读的书是“闲书”,所以他就偷偷摸摸的看,也因此他走进了文学的世界,他愈发强烈地渴望阅读。可是天不由人,这时他偏偏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但他仍不放弃,不错过任何可以读书阅读的机会,他是带着灵魂阅读的,所以呢?他成功了,他成为了文明世界的作家,2012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文学奖的最高一项——诺贝尔文学奖,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读书,自然不能仅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古人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好处的确很多,她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净化、陶冶情操。但是,读书不是什么都读,我们要选合适我们读的、对我们有益的书来读。读书,首选的就是阅读经典,经典之为经典,她必然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且历久而弥新,,有值得人们去阅读的地方,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把阅读经典作为我们读书求知的主要内容。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要从中汲取精神资源,让我们一起拥抱书本,在阅读的旅程中传承文明,滋润人生。
只知道一味地阅读还是不够的,读书要有方法,用感情才行。对于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参照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和杨振宇的“渗透”法,还有其他名人的读书方法,然后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的选择,必须要有开阔的视野,决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阅读语文书上的文章时,并没有太大的情趣可言,因为这些文章是要拿来考试的;而阅读自己喜欢的小说时,内心却是无比愉悦的,因为那是自己的喜好。莫言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工作,如果跟吃饭问题联系在一起,就不会给人带来愉快。”读书就是如此,如果总想着读书是为了将来的饭碗,为了一个好的前程,那就感受不到读书的乐趣,既走不进数中的“黄金屋”,也看不到书中的“颜如玉”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她能给予我们心灵的安慰,心田的滋润。我相信,只有我们勤读书、读好书、读懂书,不断地汲取书中的营养,将来一定能“读有所成”。
初一:潘青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